90年代世界产业链在网络化的推动下实现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制造大国;而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计算、云计算的出现也将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近日,著名制造业信息化专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统集成研究所所长范玉顺教授,在金蝶主办的“2013金蝶云管理巡回专题论坛”上,就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机遇一题同与会嘉宾做了精彩分享。范玉顺教授重点强调了六个方面。

  第一,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不是用于技术本身,而是要重新形成企业的行动。范玉顺教授认为,企业管理和信息化不能分而论之,不能说企管部就管企业管理,信息中心就管信息化应用。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是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他们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都属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不同侧面。因此企业的企管部、流程部、信息部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合作共赢。沃尔玛与宝洁合作创造的“宝玛”模式是个很好的例子。过去沃尔玛是一个典型的零售商,主要处理订货、提货、摆货、仓储、物流。但现在沃尔玛转型成了营销公司。它通过信息共享,将洗发水的销售趋势发送给宝洁,宝洁据此安排生产、安排送货、管理库存、甚至安排在货架上飘柔放多少瓶,潘婷放多少瓶。如此一来,沃尔玛现在只负责将优秀的供应商吸引过来,利用信息技术为供应商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而其它事情则交给供应商自己来管理。这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来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通过创新研发模式降低产品成本。产品的成本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很多产品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75%的错误是在研发阶段发生的,但80%的错误直到制造和售后环节才被发现和纠正。如果在研发阶段就能及时发现和防范错误,既能提升研发进度也能降低产品成本。研发模式创新的四个关键要素就是:1、建立基于数字化的产品模型;2、倡导团队工作模式,团队的成员来自市场、制造、技术等不同部门;3、让过程并发和重组;4、通过计算机建立协同工作环境。

  第四,通过制造精益化提高生产效率。过去造一架飞机,波音要负责整个过程,时长一年半;现在波音就管最后的三天总装,其他都由合作伙伴来做。所以波音信息化给中国制造业的启示就是“精简”。波音公司一切都在简化,包括简化生产流程、简化构型管理、简化物料管理。通过简化,波音公司过去800多个系统简化掉了400多个,过去14种物料清单简化成了1种。波音公司的案例充分说明信息化的导入就是为了要让管理简明化,进而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

  第五,通过制造服务化延伸赢利空间。制造企业将触角延伸到服务领域是必然趋势。实现起来有两种方式:一、通过服务卖产品,比如海尔因为服务好,所以消费者愿意购买海尔的产品;二、通过产品卖服务,比如苹果从产品设计之初就是导向服务,比如宝马的车降价配件却不降价,在车的使用过程中,依然源源不断通过配件和服务赚钱。

  第六,通过数据驱动正确决策。通过5678起交通事故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事故的高发时段是周六的晚上,原因是酒驾,而不是人们惯常认为的天气因素。这就说明基于数据分析做的决策的准确性远远大于经验决策。数据分析能力决定了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者要依靠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很可能未来企业的竞争,不是拼产品、拼资金,而是拼数据。

  范玉顺教授总结,“信息技术提供的绝不只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建立数字化的服务体系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做资源整合。希望中国的制造企业也能够用战略的思维来看待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去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